最近,山东航空给乘务员上新制服了。表面看是件衣服的事,其实就是一次风格改写——裙装、裤装自由选,平底鞋直接成标配。
这波操作立刻火上热搜,有人感叹“终于有人关心乘务员的脚了”,也有人夸“山航是制服界的清流”。
毕竟,在不少航空公司还把“高跟鞋+统一裙装”当标配的今天,山航直接走了另一条路:不是非得穿高跟鞋才叫职业范儿,穿得自在,也能走出风度。
但如果你对山航稍微知道,就知道它干出这事儿,一点都不奇怪。此公司最迷人的地方,从来不是整活儿多,而是整活儿太实在。
制服换新,本来是一件常规操作,但山东航空这次的更新,是真的“改到了点子上”。
女乘务员可以自由选择裤装或裙装,高跟鞋直接下岗,平底鞋光明正大走上工作一线。听起来只是几项修改,但业内人都懂:这波操作,动的不是形象,而是理念。
要知道,在不少航空公司里,“形象管理”仍然是一个以统一、端庄、美观为导向的老模板,甚至能够说是一种默认的职场“美学规训”。
高跟鞋、齐膝裙、盘发,一整套下来,视觉确实统一,但穿在身上的人,有时候是笑着面瘫、走着磨脚。美观有了,但职业病也一并安排上了。
而山航这次的操作,就是在这些“约定俗成”的行业标准上,踩了一脚刹车。拒绝服美役——拒绝把漂亮当成专业的必要条件、拒绝让端庄以牺牲舒适为代价、拒绝一刀切的美感管理,不再让职业困在里。
让职业回归人本,让工作不必受难,让“舒服”也能成为职业的底色之一。这是山航制服改革背后的态度。不强调“外在的一致”,而是尊重每一位员工的身体感受和职业习惯。
有人喜欢裙装就穿裙装,有人长期飞行腰腿不好就穿裤装+平底鞋,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舒服区内把工作干好,这就是山航眼中的“美”。
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帖:“高跟鞋终于不是空姐标配了,我一个路人都觉得脚感到自由。”
也有网友感慨:“山航这是把‘以人为本’四个字写在脚底板上了,走哪儿都舒服。”
但这事,放在山航身上,一点也不意外。此公司一贯风格就是:不整活儿,不搞噱头,人狠话不多,但把事办漂亮。
回看它这几十年的整体运营,你会发现“效率优先、实用至上”的思路贯穿始终——不盲目追热度、不炒品牌话题,但在真正关系到飞行安全、员工体验、乘客反馈的地方,山航动手特别快,着手特别准,下手特别狠。
如果说山航的制服是把“人性化”穿在身上,那它的飞机餐就是把“接地气”喂进嘴里。
说到飞机餐,大部分人心里只有三个字:将就吃。干冷的面包、味同嚼蜡的米饭、糊成一团的盒饭。硬着头皮吃到第三口,就会眨着泪花想念妈妈做的饭。
而你打开山航的餐盒,是直接把早餐摊搬上了飞机:大馒头、花卷、小米粥、包子、煎包、咸菜、热狗、甚至饺子,一股浓浓的北方炊烟味直冲鼻腔。
“飞机还没起飞,空姐开始加热机餐,那味道......我戴着口罩都闻到了香味,直接从‘不饿’变‘必须吃’。”
还有人晒出航餐照片,内容是俩馒头+一包榨菜,配文简单直接:“山东,不愧是你。”
有人吃到了鸡肉煎包,激动地连发四条:“外皮奶香、鸡肉大块、有笋还不油!差点跟空姐再要一个,但想了想体重……算了!”
还有人飞行途中吃到吐司,评价是:“我以为是冷面包夹火腿,结果一口下去,惊呆了——热的!香的!还不小!”
甚至还有“节气系列”限定菜单,清明节吃“翡翠白玉蛎黄羹”,谷雨节有“春笋炒虾仁”,硬是把中国人的一年四季吃进了高空。
而在这一整个硬核食物体系里,最出圈、最有热搜体质的选手,毫无疑问是——丹麦火腿汉堡。
这玩意儿一开始看着没啥特别:牛肉火腿+面包。但它一加热,那香味直接冲出来,全机舱的乘客都要挣脱安全带站起来了。
一位网友发了个视频,说这汉堡“好吃得要命,吃了还想吃”,结果评论区彻底炸了:
它火到什么程度?山航后来直接在订票系统里上线了“汉堡航班”标识,告诉你:哪班飞机能吃上它,别坐错了。
负责面点的刘化东师傅介绍,这汉堡得先二次烘烤,烤到表皮微微焦黄;火腿片要煎到边缘卷起、油花噼啪作响,肉香混着黄油奶香直钻鼻尖;
酱料不能多,只薄薄一层,抹在热面包上立刻化开,甜咸交织、带着一点焦糖味。再把煎好的火腿夹进去,压一压,让肉汁渗进面包的缝隙里。一口咬下去,热气瞬间冒出来,肉香、麦香、酱香混成一团。
可惜的是,目前这款汉堡不对外售卖,只在配有简餐的航班上供应。有网友痛心疾首地表示:“飞哪儿不重要,我是想买这个汉堡啊!”
于是网上慢慢的出现“复刻山航汉堡”教程:面包得复烤、火腿要煎、酱不能多加,复原不只是吃的味道,还夹杂着一种“高空美味的记忆感”。
在万米高空,味觉会降低30%,但山航靠一口热饭、一个扎实的汉堡,把乘客的胃和心都拽了回来,成为无数人心中的“天上食堂”。
山航换制服让员工“穿着不遭罪”,机餐让乘客“吃着有烟火气”;可要说此公司真正让人服气的,还得是它的“终极看家本领”——硬核飞行。
就是别的航司都在老老实实滑行,山航已经提腿起飞,一脚油门冲上天,连个缓冲都没有。
别的航司怕误点,山航怕提前不够多——早到得太离谱,地勤还没上班,乘客已经等在廊桥。
更有评论一针见血:“别的航司用的是航班表,山航用的是‘机长几点想下班’表。”
某次杭州突遇雷暴雨,机场广播已经通知——“所有航班暂停起飞”。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的时候,山航“狗狗祟祟”准备出发了。
网上流出了相关视频,虽然有恶搞成分,但能出这样的视频并出圈传播,说明山航的硬核作风并非空穴来风:
有一回,乌鲁木齐突遇大暴雪,其他航司集体“地面躺平”,山航依旧是那个最执着的仔:茫茫雪地中冲破风雪,最后居然还提前15分钟到达目的地。
还有一回,有乘客因为航班晚点,急得脑瓜仁儿发热,拦住乘务员小声问:“我这赶不上转机了……能不能麻烦机长开快点?”
落地后,地勤人员像特种兵一样原地待命,让这位乘客从下飞机到登上下一班,五分钟转机,行李人都跟上,一步到位。
更硬核的是某次航班上,有乘客突发晕厥,原定两小时的航程,山航机长一句废话没有,直接门开干。最终提前整整一小时落地(机长说是提前65分钟),乘客成功获救。
后续网友解读这场飞行:“机长不要问,问就是‘直飞、满速、抢时间’,主打一个:这超速也不罚款啊。”
山航机长当场回怼:“你要指挥我在8900米的高度上只飞250的速度?”语气里满是不理解,意思是:我可以绕远点,但你别让我慢下来。慢下来那就不是我山航的风格了!
据传,山航的飞行员大多是空军优秀退役飞行员,以前开的是战斗机,下的是军令状,对的是实战表。
HUD抬头显示系统(Head-Up Display),就是一种让飞行员不用低头就能看到关键信息的设备。它通常安装在驾驶舱前方(挡风玻璃位置),能把飞行数据、导航信息、姿态、速度、高度、跑道方向等内容直接投射在飞行员视野前方。在复杂气象或繁忙航线条件下,HUD可以辅助进行精确着陆(比如所谓的“盲降”),让航班更准时、更平稳。
空乘团队里甚至有武警反劫机部队出身的人员,整个飞行班子像是从部队整建制搬到了机场。
也正因为这股“不服输”的劲儿、这股“讲规矩但不含糊”的狠劲,让山航成了“飞行区最不敢惹的狠人”。
有人说山航“不说话就是干”,也有人说“山东人太实在,把这股劲儿带上了天”。
这一点,山东航空完美继承了。它不靠高调宣传、不走流量捷径,却总能在最需要它的时刻,把旅客送到最该抵达的地方。
从“空姐终于能穿平底鞋”的制服改革,到“热汉堡惊艳全舱”的真材实料餐食,再到“主打一个说飞就飞”的飞行作风——每一件看似不出圈的小事,背后都是山航对“靠谱”二字的执着。
山东这片土地,这几年火了很多次。从潍坊的风筝,到淄博的烧烤,再到这会儿在天上飙的山航——这个省份,总是用一份朴实劲儿,在最卷的流量场,悄悄赢麻。
网红热度可以有保鲜期,但山东的实在没有。这份不聒噪、不炫技,专心把事办好的“笨办法”,才是山东不断破圈的底气。
,开云体育取款